已经被立为储君的四皇子交手皇城。
&esp;&esp;这一场宫变史无前例,宫中的侍女和太监四散溃逃,惨叫连连,鲜血将南宁皇宫的地砖都覆盖了一层。
&esp;&esp;二皇子禹若联手太子,镇压了六皇子的反叛。
&esp;&esp;宫变是被镇压了。
&esp;&esp;但是却有更加致命的消息,从溃散四逃的宫人里面传出来——
&esp;&esp;南宁皇帝曾亲自下令,炸毁南宁堤坝,无视百姓的哀嚎,就是为了淹没大周的湘河三郡,给大周造成损失。
&esp;&esp;他甚至还用自己百姓的身体当做瘟疫的温床,投放到了河流之中,造成了崇昭时期,大周的那一场大疫。
&esp;&esp;消息传播的速度,比当时在大周蔓延的瘟疫还恐怖。
&esp;&esp;禹若知道的时候,消息已经控制不住了。
&esp;&esp;当年的事情,总有除了他之外的人也清楚内情。
&esp;&esp;南宁太子开始强行镇压。
&esp;&esp;但有些恶事,上苍不会让它舒舒服服的藏匿一辈子,总要掀开,暴露在天光之下,接受世人的批判。
&esp;&esp;南宁的百姓、士子、有良心的朝臣,有一个算一个,听完之后,全部沉默。
&esp;&esp;他们没有办法理解,考取功名效忠的皇帝,竟然是这样一个人。
&esp;&esp;身为帝王,可以猜忌,可以庸碌,甚至可以玩物丧志,但是唯独不可以背弃百姓。
&esp;&esp;君舟民水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。
&esp;&esp;有人不信,也有人信了,更有人脱掉了士子帽,当众甩在脚下,“这功名,不考也罢!”
&esp;&esp;一时间,各地竟有了起义的苗头。
&esp;&esp;-
&esp;&esp;这消息,对南宁来说是愤懑,对大周来说,则是怒气滔天。